清邁,遊牧者的第二故鄉

清邁有種特別的能量與魔力,會吸引喜歡它的人一直回來。

我認爲它是許多遊牧者的第二故鄉,一旦你愛上這裡,你就會想要一直回來,走些人甚至就這樣一直待下來了,每年我都會在十月左右回去清邁。

泰國本身是一個觀光大國,泰國人從小習慣與外國人接觸,大家多多少少都會講上幾句英文,甚至是菜市場的阿嬤也能用英文跟你討價還價。你到任何地方,都有英文標示。身為外國人的你在這裡感受到的是被接納。泰北清邁這邊民風比較純樸,比起曼谷,作為觀光客比較不會遇到被坑被騙被宰的狀況。

來到這裡入境隨俗,跟著泰國人說 “Sabai Sabai”—— 整個人都鬆了下來,對很多事情很不那麼計較。

條條框框

我在清邁時跟一個西班牙朋友Laura聊天,我問她你想家嗎,她說想,但是她覺得她想要把狀態調整好的時候再回去,她來自西班牙一個靠近非洲,很受歐洲觀光客喜愛的度假小島 — 加納利群島。

我以為在天堂般度假小島長大的人,想法觀念會比較不一樣?

她說在這個小島上長大,身邊大多數的人都在遵循一個標準框架活著,到了某某歲找一份穩定的工作,買房子、然後結婚生小孩,找一份穩定的工作,來到清邁以前,她其實已經快要考到公家機關永久職位了,但是她決定放棄一切,想去外面走一走,認識不一樣的世界。

在歐洲各國生活一段時間後,我發現無論是亞洲、歐洲、還是美洲,整個人類社會都在遵循那一套差不多的框架,每個活在這個框架中的人都在努力活出這個社會的期待。只是沒比較就沒傷害,歐洲的工作環境可能比起亞洲比較不內卷,加班一定有加班費,每年假期至少有一個月,北歐的工作環境與條件又比南歐好,但這不代表所有在歐洲大陸上工作的人生來就過著爽日子,他們還是會承受工作的壓力,他們的社會還是有其他問題,也是要面對複雜的人生煩惱。

追尋者

在清邁,你會遇到許多在追尋某樣東西的旅遊者,無論是像電影「海灘」李奧納多一樣年輕的背包客,還是像我一樣的數位遊牧工作者、或是在尋找療癒別人或被療癒的身心靈人士,還是想要在這裡長久定居娶個泰國老婆好好養老的farang,每個人追尋的東西都不一樣。

在清邁這個古城,你能感受到新舊事物不同的碰撞,它既有鄉下的純樸,又有大城市的現代化與便利,既保留許多泰國蘭納王朝的在地文化特色,又是一個很國際化的地方,他們的人民既有許多傳統觀念的束縛,但是又對在其他國家被視為禁忌的話題,如第三性、大麻,持開放的態度。

這樣互相矛盾的碰撞本身,與來自世界不同國度的人交流,會讓你跳出原本習以為常的框架。

我在清邁的時候看了電影媽的多重宇宙,當時對豬八土扒姬(Joku Tupaki)說的一句話很有感覺:

“Right’ is a tiny box invented by people who are afraid, and I know what it feels like to be trapped inside that box.”

「對」是一個害怕的人發明的小盒子,我知道被困在那個盒子裡是什麼感覺

對我來說清邁,是我想跳脫人生框架時的避風港,隨時張開臂膀歡迎像我這種「不想活在對的小盒子」的人。

0

You might also like